新聞

資訊中心

陜西日報:增材制造“鏈主”長成記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8日 10:12:15


888370.jpg

■ 跨過“死亡谷”,熬過“陣痛期”,他們打破國外技術限制,研制出國內第一臺商業化電子束3D打印設備和大功率等離子制粉機

■ 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和落地應用,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集優成勢,2022年全省集聚各類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10家,增材制造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0%以上

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被認為是下一代工業革命的驅動引擎。

西安賽隆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堅持自力更生、自主研發,不僅從無到有,推出3D打印領域國內首臺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實現了國產設備的自主研發生產,還在政府引導下當好“鏈主”,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選好賽道,從無到有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陜西省從未止步。

2013年,陜西成為繼江蘇、安徽后全國第三個創新型試點省份建設省,統籌科技資源的改革不斷深入。創新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投身經濟主戰場、用知識造福社會,成為很多科研人員的心聲。

那一年,在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金屬多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了5年科研工作的向長淑,帶領10名科研人員,告別了研究院的“鐵飯碗”,走向市場,創辦企業——西安賽隆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賽隆)。

西安賽隆創辦之時,3D打印正是炙手可熱的“風口”產業。當時,國內3D打印市場剛剛起步,用于醫療、航空航天領域的高端3D打印產品供不應求。向長淑創辦西安賽隆的初衷正是進軍醫療、航空航天領域,用3D打印產品贏得市場。

但是,在剛剛起步的國內市場,緊俏的不僅僅是3D打印的產品。“當時,國內3D打印設備、原材料全部依賴進口,不光生產周期、價格被人約束,就連生產產品的種類都受制于人。”已是西安賽隆總經理的向長淑介紹。

形勢不等人,尤其對于新興產業而言。醫療、航空航天用產品審批周期長,初創企業等不起,必須另謀出路,尋找更合適的賽道。

等不起,就從“不好買的”“買不來的”干起。

西安賽隆從研發3D打印設備和原材料制備裝備開始,先后推出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業化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設備和3D打印用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制粉機。后來,這兩套設備均被認定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2018年,西安賽隆生產的3D打印設備和原材料制備裝備的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第一,為批量化3D打印產品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西安賽隆建成了我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制品生產線,形成了增材制造原料、裝備和技術服務完整的產業鏈條。

成功跨越“死亡谷”,西安賽隆迅速成長為行業“領頭羊”企業。

回憶起初創期的種種難關,向長淑認為,對一個細分領域的高科技企業而言,選對賽道至關重要。“面對殘酷的競爭,我們沒有退縮,沒有選擇通過生產低水平的產品來生存,而是瞄準市場的空白,堅持自主創新,在自己的賽道上扎扎實實往前走!”向長淑說。


政策支持,從小到大

自主創新、贏得競爭才能行穩致遠。在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只有經歷“只投入、無回報”的漫長驗證周期,才能實現自主創新獲得市場競爭力。

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從“樣品”到“產品”是一段難熬的歷程。一方面,實驗室成果需要經過中試熟化才能進入市場,這個過程一般企業不愿做也無力做。另一方面,科技企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等特點,往往讓資本望而卻步。

對西安賽隆而言,“母體”的“背書”、政策的支持,是挺過陣痛與坎坷的最大助力。

“母體”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三位一體,母體控股”的成果轉化模式,為包括西安賽隆在內的“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所謂“三位一體”即科研、中試、產業協同發展,這大大提高了科技企業孵化的成功率。而“母體”控股——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作為西安賽隆最大股東控股的背景,也給了資本市場信心,吸引著金融活水澆灌初創企業茁壯成長。

“政府對科技企業的政策扶持、科研項目的支持,以及營商環境的不斷進步,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向長淑表示。

同時,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在人才和技術方面,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金屬多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樣是西安賽隆的底氣。該實驗室是我國最早從事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技術研究的研究機構之一,研制了我國第一臺鈦合金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裝備。西安賽隆的11位創始人,也全部來自科研一線,在自己的領域主持、參與過多項國家或省級相關課題。

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西安賽隆不斷創造著行業的“首次”——

累計申請專利179件,牽頭制訂國家和行業標準7項;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難熔金屬粉末的生產和金屬鉭植入物的電子束3D打印和臨床研究;先后約4000件鈦合金和金屬鉭植入體獲得臨床應用……

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西安賽隆先后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鏈“鏈主”企業、陜西省新型研發機構、陜西省瞪羚企業、陜西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抱團發展,從大到強

最小束斑直徑50微米,比一根頭發絲還細;最大功率可以達到6000瓦,連續作業上千個小時……

這是西安賽隆最新突破的電子束3D打印設備的關鍵核心部件——電子束槍。有了這些電子束槍,不管生產的是布滿空隙的鈦合金髖關節,還是制造航空航天用的復雜精密構件,精度和加工效率將成倍提升,成本卻能下降50%之多。

電子束槍的突破,不僅是西安賽隆“十年磨一劍”的成果,更是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抱團發展”的碩果。

2021年,陜西省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產業鏈在內的重點產業鏈。作為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鏈“鏈主”企業,西安賽隆在多方協作下發揮產業鏈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發展邁上新臺階。

牽頭補短板。西安賽隆瞄準金屬增材制造產業鏈中的粉末原料制備裝備和粉末床電子束增材制造裝備,通過整合上游材料、機械、電子、電氣、軟件等多專業領域企業和高校資源,凝聚各方優勢技術和資源,持續在這兩類裝備和技術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及關鍵核心器件突破。

電子束槍就是其中的代表。“我們解決了設備從無到有的問題之后,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做好’‘做強’上邊。”向長淑介紹,隨著電子束槍的突破,西安賽隆今年布局了5大系列產品,以邁向產業最高端。

“該技術的突破為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鏈“鏈長”、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表示。

在“鏈主”企業帶動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優勢互補、聯合攻關,實現了延鏈、補鏈、強鏈。

近兩年,西安賽隆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帶動產業鏈企業融通發展。由西安賽隆牽頭,建設了大中小企業融通型平臺——稀有金屬增材制造創新平臺。2021年以來,省科技廳持續部署實施“兩鏈”融合重點專項,西安賽隆發布了3批次“揭榜掛帥”課題榜單,帶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及部分上游企業深度參與增材制造技術和裝備的開發。

2021年8月,陜西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的西安賽隆高品質金屬粉末、粉床電子束3D打印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陜西將形成年產80臺粉末床電子束3D打印機和制粉設備,以及20萬件金屬3D打印零件的生產能力,帶動陜西增材制造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我們還將充分發揮增材制造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效應,重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引導產業鏈企業圍繞鏈主企業配套上下游產品及服務,精心打造產業集群,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王軍表示。


來源:陜西網、陜西日報


在線咨詢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爆乳,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欧美日本精品,亚洲日韩欧美激情二区,国产精品91四虎不卡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天堂久久久久九色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五月天国产精品 |